《徵稿啟事》「AI時代中的人文主義」研討會
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將於2025年9月25-27日舉辦「AI時代中的人文主義」研討會,探討AI帶來的倫理、社會、經濟及文化挑戰,以期積極展望未來,確保科技進步與人文價值並行。誠摯邀請各界學者專家及研究人員踴躍投稿,透過對話,不只應對科技變革,更積極形塑以人為本的未來。
【投稿方式】
本研討會將依論文主題編入特定場次,欲投稿參與者請提交以下資料:
1. 論文題目
2. 摘要 (500字以內)
3. 個人資訊:請列出現職、學經歷、聯絡方式等
請於以下Google表單中填寫提交所需資料:https://bit.ly/ai-call-4-paper
提交截止日期為5月15日,本院將於5月31日通知是否通過。
如有任何問題,請EMAIL到 fjac@mail.fju.edu.tw 與主辦單位聯繫,其他相關訊息請參閱天主教學術研究院網頁:www.fjac.fju.edu.tw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《徵稿啟事》
「AI時代中的人文主義」研討會
Conference on “Humanity in the Age of AI”
人工智慧系統的出現,掀起了一場科技革命,重塑了既有的人類社會。以2022年11月30日發布的ChatGPT為例,這個大型語言模型能夠生成近似人類的語言文字,不僅是科技上的突破,更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。這些系統掀起了全球性的討論,除了驚訝與期待,也伴隨著焦慮與不確定性。
AI 技術的擁護者描繪了一幅理想的未來,他們相信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類脫離日常瑣事,提升創造力,並加速科技進步。他們設想了一種和諧共生的關係,認為 AI 能夠增強人類能力,使之能以更高效且創新的方式應對全球挑戰。無論是個人化醫療或是緩解氣候變遷,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正面變革,似乎蘊藏著無限可能。
然而,這種樂觀的想法被日益增長的憂慮逐漸侵蝕,各種倫理難題與生存焦慮油然而生。人們開始擔心失業、演算法的盲點、隱私權的喪失,以及AI在軍事、監控上的濫用。此外,輿論操控的風險與AI可能超越人類智慧的潛在威脅,更加深了這種不安。
在人工智慧快速崛起的浪潮下,存在著許多更深層且根本的問題:在一個逐漸由智慧機器形塑的世界裡,身為「人類」究竟意義為何?在面對能夠模仿人類語言、譜寫歌曲甚至生成原創藝術的人工智慧時,我們又該如何定義創造力、智慧和意識?在處理具體的倫理困境(例如AI生成的作業是否可被接受)之前,我們必須重新評估教育體系的基本原則。在討論人工智慧生成作品的藝術價值之前,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人類創造力的本質為何。在預期自動化將取代人類工作之前,我們必須反思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:我們為什麼工作?在接受 AI 大神這類概念之前,我們需要探究宗教信仰和靈性在生活中的意義。
「AI時代中的人文主義」會議旨在提供一個跨學科的平台,深入探討這些關鍵問題。我們誠摯邀請來自各領域的學者專家參與討論,探索此一革命性科技對倫理、社會、經濟和文化的影響,目標不僅僅是對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做出反應,更期積極打造理想的未來。這需要共同努力,深入理解正在發生的重大變化,預見即將面臨的挑戰,並確保人工智慧能夠真正服務於人類的需求與願景。
本次會議徵求探討人工智慧對人類各層面影響的論文,歡迎對以下主題(但不限於)有興趣的學者專家不吝賜稿:
** 「人」的意義
o 關於「『人』的意義」的哲學和神學問題。
o 人工智慧時代的人類未來。
o 在人工智慧時代,意識和智慧的本質和定義。
** 人類創造力
o 在人工智慧生成的藝術和文學背景下定義創意。
o 人類創造力與機器生成輸出之間的關係。
** 教育
o 如何在結合了AI的教育體系中定義教育。
o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教育體系與實踐。
o 在學術環境中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倫理問題。
** 就業
o 對人類工作及其目的的哲學探討。
o 人工智慧所主導的世界中的工作展望。
o 如何定義生產力和成就。
** 公共輿論
o 人工智慧對媒體、政治和公共論述的影響。
o 減少人工智慧操控公共輿論的策略。
** 安全與戰爭
o 人工智慧在軍事上的使用及其對全球安全的威脅。
o 自主武器和人工智慧所引發衝突的倫理問題。
** 宗教信仰
o 在人工智慧發展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宗教信仰。
o 人工智慧對靈性和宗教實踐的潛在影響。
檔案與連結